杨梅,究竟哪家的甜?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官方数据你可以参考。
年在仙居举办的全省杨梅擂台赛中,来自兰溪马涧镇的东魁和黑炭这两个品种的杨梅双双夺魁,获得了年度全省农业之最“最甜东魁杨梅”的称号。兰溪杨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度)高达15.3%。
为此,我们跟着“知味中国·中国(杭州)国际美食博览会”和“电商中国·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的策展机构——杭州西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程前往兰溪马涧一探究竟。而“最甜东魁杨梅”在兰溪马涧,这就是他们率先发现的。
这么好的兰溪杨梅,为何名气不如它们?
梅雨季节的马涧镇,漫山遍野的杨梅开始成熟,红红紫紫地挂满了枝头。最有特色的,是成片成片的大棚,在翠绿翠绿的山野之间,这些罩住杨梅林的大棚,远看就像是一座座水晶房子,魔幻,而又充满艺术感。第一次看到这幅景象,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频频拍照。
外面下着雨,走进大棚,却发现棚内干燥温暖,每一颗杨梅都长得那么标致诱人。摘上一颗大号东魁,咬一口,甘甜丰富的汁水喷出来,绵绵的口感,一点也没有戳口感,这才是真正的“蜜汁满足”!
那就再来一颗,再来一颗……根本没控制住啊!吃了好多,却完全没有以前吃杨梅时的牙齿酸软。不禁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难道以前吃的杨梅,都是假的?
兰溪这么好的杨梅,为什么好像名气没有其他地方的响?
其实,兰溪杨梅已经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因为当地产业结构和发展的侧重比、杨梅品牌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了大家提到杨梅时,首先想到的是仙居、慈溪、余姚等地杨梅。兰溪杨梅这位资深“老大哥”,显得有些“淡泊”。
“多年来,一些杨梅主产区的果商,都会到兰溪来收购杨梅。贴个牌,换个包装,兰溪的杨梅就变成了‘别人家的杨梅’,我们自己知道,但消费者却被蒙在鼓里。”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余樟土说,兰溪杨梅被主产区果商收购的这种现象,好的一面是证明了兰溪杨梅的品质佳,但不好的一面,是对兰溪杨梅的品牌塑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兰溪杨梅也因此长期陷入“东西虽好,名气不大”的局面。
从年开始,兰溪扭转思路,重新规划布局杨梅产业发展,首先把47省道主轴沿线、气候土壤条件都最好的四个乡镇(云山街道、香溪镇、马涧镇、柏社乡),纳为兰溪杨梅主产区,进行全力培育。
请进专业机构多管齐下赋能产业振兴
今天,“兰溪红”杨梅品牌发布暨开摘仪式在兰溪杨梅主产区的核心区域马涧镇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兰溪连续第16年举办杨梅节系列活动。
开摘仪式上,浙江省农科院还将发布兰溪杨梅产业指数,并正式发布“兰溪红”杨梅品牌,今后兰溪杨梅就有了自己的官方“名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还请来了杭州商旅集团旗下的杭州西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仪式上也会进行正式战略合作签约。它是一家经验丰富而且有过许多成功案例的机构,相信未来对我们兰溪杨梅的品牌重塑和电商渠道拓宽带来全新的面貌!”兰溪市马涧镇党委书记许文芳说。
兰溪杨梅多年来一直在求新求变,但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始终走得有些吃力,特别是在仙居、慈溪、余姚等一众主产区杨梅品牌的“夹围”下,兰溪杨梅的品牌重振一直收效甚微。
为此,兰溪市委市政府开创性地引进杭州西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西博文化就派出一支专业的团队,深入兰溪当地做杨梅产业调研,同时对杭州、嘉兴、宁波等多个长三角城市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重新对兰溪杨梅的品牌进行整合塑造。
杭州西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说:“通过前期的产业调研和市场调研,我们认为兰溪杨梅是大山深处的一块瑰宝,值得挖掘振兴,让更多老百姓都知道、都吃到。”
今年的兰溪杨梅节活动策划筹备中,西博文化精心筹划了一内一外两场开摘仪式活动:今天上午第一场,在马涧镇举办;明天上午第二场,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世纪联华店举行。
与此同时,西博文化还帮助兰溪市对接到了“知味中国·中国(杭州)国际美食博览会”和“电商中国·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两大平台,以及商旅集团、世纪联华、都市快报、斑马驿站等电商、物流、全媒体平台和渠道的拓宽和打通,赋能兰溪杨梅的产业振兴。
让每一种等级的杨梅都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
众所周知,每年杨梅的成熟期都会撞上梅雨季,雨水对杨梅的转糖率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增加落果的损耗率,缩短杨梅的采摘和销售周期,这些对于传统果农来说都是很沉重的负担。
“过去遇到连续下雨天,外地果商进来收购,就会压价。果农腰杆子硬不起来,只得无奈地贱卖。”扎根农业农村工作30多年的余樟土说,“为了让每一种等级的杨梅,都能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兰溪在去年引进了一家大企业——兰溪奉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果农兜底。
这是一家集杨梅种植管理、鲜果采摘和杨梅深加工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具有对杨梅进行深加工的全套能力,针对不同等级的杨梅开发出“精品—果品—旅游品—加工品”的产品梯队,延长了产业链。企业有钱赚,而果农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雨天杨梅“烂在树上,掉在地上”,也不会再被果商压价,腰杆子硬了,也实现了增收。
兰溪杨梅“哈宁嗲”吃起来是绵绵的口感
马涧镇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兰溪市政府与浙江省农科院在年6月联合组建的国际杨梅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搭建技术平台和专家团队,近年来更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为当地的杨梅产业提供技术扶持。
国际杨梅研究中心后面就是大棚杨梅种植地
这几年,国际杨梅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在大棚杨梅栽培技术、促成栽培、避雨栽培、新品种研究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就引出了兰溪杨梅的第一个特点,“更早”。
兰溪地处金衢盆地,日积温比较高。即使传统的露天种植,每年6月上旬,当地的杨梅就成熟了。其他产区的杨梅,一般要到6月中旬成熟。也就是说,兰溪杨梅原本就是全省各产区中较早的,一般会提前七天左右。
“现在我们采用人工干预,选育了‘早佳’新品种,比黑炭还早5天到7天。再加上大棚促成栽培技术,又比露天杨梅早成熟了10天-15天。所以今年5月中旬,我们就已经有成熟的杨梅上市了。”当地杨梅大户、兰溪奉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陶奉源说,5月18日,他们公司的第一批斤大棚精品黑炭杨梅就率先采摘上市,现已全部售罄。第二批杨梅,目前也已经上市了。
“杨梅鲜果精品化是一定的,消费者觉得好吃才会产生复购,用户体验好,用户才会忠诚于你,品牌才能立起来。”陶奉源介绍说,奉源公司目前在马涧镇有亩大棚杨梅,今年的产量有15万斤,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顶级的精品杨梅有五六万斤。
年,兰溪开始大棚杨梅试验。从最初的平方米,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多亩(1亩≈.7平方米),规模在浙江全省大棚杨梅中占70%左右。
大棚精品杨梅品质高、价格俏,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市场价仍在30-80元/斤。大棚杨梅的亩产收入,在3.5万元左右。
“甜度和酸度比例决定了口感,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大。以我的经验,杨梅单颗超过30克,口感就会下降。单颗25克左右的杨梅,是口感最好的。”陶奉源对杨梅口感的经验之谈很自信,他的这份自信是有底气的。年,就是陶奉源代表兰溪出征在仙居举办的全省杨梅擂台赛,而且取得了“双冠”,“我们的杨梅吃起来是绵绵的口感,不会戳嘴巴,用兰溪话讲就是‘哈宁嗲’!”
今天9点半
来“快抱直播间”买“兰溪红”
眼下,正是兰溪杨梅成熟的时节。如果你现在到兰溪,驱车沿着五十里杨梅长廊兜兜风,就能体验到什么叫“清风徐来,明月入怀”。
停好车,沿着马涧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漫步,四周山峦叠翠,夹道相迎皆是热情的杨梅树,深紫浅红的杨梅鲜果缀在枝头,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酸酸甜甜的味道,于是,心情微醺。
是不是已经齿颊生津,想吃兰溪杨梅了?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
今天上午9点半,“快抱直播间”走进兰溪——杭州双千直播第5场,带你抢当地人都买不到的精品杨梅,而且价格超实惠。
扫一扫,进入快抱App
记者吕磊摄影江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