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隐源性TIA和卒中检测到卵圆孔未闭(PFO),最近的三项试验显示经皮封堵术优于内科治疗。这些试验纳入了年龄=60岁的患者,同时大部分为非致残性事件合并PFO或房间隔动脉瘤。
如果在老年人中隐源性血管事件与PFO有关,那么临床试验纳入这些患者是合理的,但是临床试验并未纳入这一部分患者,因此需要更多老年人的数据,并且更需要采取了最适合筛查策略的最佳证据。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FO的金标准,已经被几项最近的临床研究采纳。然而,高达1/3的老年卒中患者(60岁)并未进行经食道超声检查,因为卒中的严重性、吞咽困难、咽反射活跃或拒绝。除了经食道超声以外,增强TCD(TCD发泡试验)是一种无创、床旁和可重复的技术,检测PFO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一小部分右向左分流与PFO无关,比如肺分流,但是大部分(95%左右)TCD检测到的右向左分流被经食道超声证实存在PFO。但是10%的患者,由于颞窗不良,影响了TCD在这些患者中的使用,但是此时采用经枕后循环超声也可以检测到右向左分流。
SaraMazzucco等以前报道过一组数据提示在全年龄段隐源性TIA和卒中患者中,心源性病因的比例很低,但是并未系统性筛查右向左分流。因此,SaraMazzucco等对基于人群的大型队列中TIA或非致残性卒中的患者进行了TCD发泡试验,以筛查右向左分流。另外,他们还系统综述了已发表的研究和本研究数据,报道了不同年龄段隐源性TIA或卒中患者的PFO检出率。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年7月的LancetNeurology上。
在这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嵌套于OXVASC研究),研究者探讨了右向左分流的流行情况以及较大右向左分流(20个微气泡)的患者比例。共例连续的TIA或非致残性卒中患者,其中年龄60岁者例(77%),平均年龄70岁。例(91%)适合进行TCD发泡试验,其中例年龄60岁。与已知病因的TIA或卒中相比,隐源性事件者检测到右向左分流的比例更高(OR1.93,95%CI1.32–2.82;p=0.),年龄超过60岁者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2.06,1.32–3.23;p=0.)。把OXVASC的数据和其他以前发表的小型研究(年龄=50岁,并且进行了TCD发泡试验)的数据pooled后,研究者发现右向左分流和隐源性事件相关(OR2.35,95%CI1.42–3.90;p=0.;P-heterogeneity=0.15),这与经食道超声研究(2.0,1.15–4.22;p=0.02;P-heterogeneity=0.02)的结果一致。以前的研究中,没有较大右向左分流的数据可以被用于比较隐源性事件(TOAST定义的隐源性事件)和其他事件,但是在这些病例中研究者未发现这种关系被减弱的证据。在隐源性TIA或非致残性卒中合并较大右向左分流的41例患者(本研究)中,25例(61%)年龄超过60岁,以此类推的话在英国每年有近例这样的患者。
最终作者认为,大部分TIA或非致残性卒中患者进行TCD发泡试验是可行的,TCD发泡试验检测到右向左分流的比率高于经食道超声的比例。较大右向左分流通常与隐源性TIA或卒中相关,这可能是一些患者的病因,PFO封堵手术的队列研究和临床试验把老年患者纳入进去是合理的。TCD发泡试验检测PFO可以作为一线筛查项目。
文献出处:
LancetNeurol.Jul;17(7):-.doi:10./S-(18)-4.EpubJun7.
Prevalenceofpatentforamenovaleincryptogenictransientischaemicattackandnon-disablingstrokeatolderages:apopulation-basedstudy,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
延伸阅读:
Stroke:卵圆孔未闭,精彩所以全文推荐
Stroke:真实世界中PFO闭合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比例为1/14
NEJM:PFO封堵术的春天来了!(NEJM六项研究汇总)
NEJM:PFO封堵术vs内科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
NEJM:PFO封堵术vs抗血小板治疗
NEJM:PFO封堵术vs抗血小板,抗血小板vs抗凝
研究:PFO矛盾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
Neurology:AAN关于“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意见
Stroke:栓子病理显示隐源性卒中大部分为心因性
NEJM:隐源性卒中的诊断流程
研究:合并频繁房早的隐源性卒中患者应该重视房颤的筛查
杨中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