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患者,最易发病人群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患者,脑血栓的后遗症很严重,可能引起偏瘫或者是言语不清等症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发现脑血栓之后的一般治疗步骤有哪些呢?
1、一般处理
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的摄人,不能自行进食者应鼻饲。严密监视心肺肾功能,防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和吸人性肺炎等。尽量避免葡萄糖液的辕注,以免高血糖加重脑梗塞的损害。注意防止褥疮,保持大、小便通畅。应尽早开始被动活动(尤其是瘫痪肢体),以及呼吸活动的锻炼。
2、调整血压
脑血栓病人急性期的血压应维持在病前平时测得的或患者年龄应有的稍高水平(脑灌注压一般应控制在6.67~20.OkPa之间)。如血压过低,应给予升压药或补液以升高血压。一般不应使用降血压药物,禁忌使用巴比妥盐与其他镇静剂(能加重呼吸抑制与继发肺炎的危险)。
3、防治脑水肿
用于梗塞面积大病情严重时,具体用药应根据临床情况、颅内压、血浆透压等的变化调整治疗(心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应严密监测血糖和体温,防止并发症。
4、溶栓治疗
适用发病6小时以内患者及进展型卒中。但要经cT证实无出血灶,病人无出血倾向,并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但溶栓治疗可引起出血,而且溶栓后还存在再备栓的问题。
5、抗凝治疗
适用于进展型卒中,颈内动脉系统的大片脑梗塞不宜使用。
6、康复理疗:
根据患者功能损伤的程度不同,通过对关节、肌肉的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训练,有目的地训练患者的左右翻身、独立坐站及步行训练等,帮助患者重新调整大脑及身体平衡机能;作业治疗师从患者的个人功能的潜力和需要出发,通过作业的训练和治疗,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力恢复,增强躯干肌力和调整腹背肌力平衡。康复训练在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医院友情提醒:老年人为了防止脑血栓的发生,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柔软体操,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应注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防止意外,如摔跤、骨折、扭伤等。锻炼时间及程度应以不感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方面的问题: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偏瘫、脑干疾病、颅脑损伤、截瘫、言语障碍、肢体障碍等心脑血管疾病或脑部后遗症等
即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