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师娘优美的科技论文背后的玄机,是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776790.html
《冰川冻土》期刊的编辑们一定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杂志上的论文有一天会成为整个互联网上讨论的热点。那篇文章成为热点不是因为学术成就卓越,而是作者将他导师夫妇作为了课题的研究对象,大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徐中民博士的这篇雄文分为一、二两个部分,洋洋洒洒8万多字,“冰川冻土”这个生硬冰冷的名字,因为这篇文章里师娘的芬芳和优美,也平添了几分柔美和温情。这篇文章成为互联网的焦点之后,《冰川冻土》期刊主编请辞,副主编停职,编委会、编辑部即将整改。笔者连夜研读了这篇8万字的学术大作,总觉着大家普遍低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它绝对不是一篇“马屁文”那么简单,字里行间透漏出了当今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做一篇“马屁文”,很可能掩埋了这篇文章真正的光华。在这篇文章一、二两部分里,“师娘”两个字总共出现了次,“导师”出现了次,公众的眼睛被师娘的优美和导师的崇高光芒所吸引,却忽略了这篇文章真正的价值,尤其是文中的几处细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作者从导师那里学到了什么?最近几年,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屡屡成为法制新闻头条,其频率仅次于医患关系。就在不久前,南邮的一位研究生因为不堪导师压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究竟怎么了?而这篇文章里的师生关系却令人耳目一新,师徒情深令人艳羡。然而整篇文章看完,却有一个疑问在我脑海中盘旋挥之不去,徐博士的导师到底教了他些什么?在文章中我没有看到任何导师对他学术上进行指导的片段,导师对他的教导基本上都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启迪,这种启迪隐藏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在茶余饭后吞云吐雾和酒桌上高谈阔论之时。通篇文章读下来,他从导师那里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酒量不在大小,关键是能控制。徐博士清楚地记得这句话导师是什么时候说的,由此可见这句话在当时一定带给他醍醐灌顶般的震撼,自从听了这句话,徐博士就再也没有喝多过。酒量到底有多重要?读过研究生和做过科研的人估计都深有体会,酒量很可能决定着你研究生能不能顺利毕业,科研立项能不能通过。导师关于酒量的这番妙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篇文章作者的整个人生。二、青藏铁路研究成果为什么没有挂徐博士的名字?徐博士对“导师崇高感”的论述主要基于三件事,第一件就是青藏铁路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成果最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然而令人不平的是,这一奖项并没有挂徐博士的名字。徐博士在文章中专门提出了这件事,并且直言不讳地抒发了羡慕之情,表示他很在意这件事,这话应该不是随便说说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没有挂上名字呢?他没有参与相关工作?还是另有隐情?在我们国家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干活的时候找不到人,报奖的时候人又安排不开。报奖时写谁的名字,顺序如何排是个大学问,有时候甚至比研究成果本身还重要,它可能关系到奖项能不能申请下来。我们曾经的一个领导在申报单位的科技进步奖时,为了能拿到奖,干活的一个都不挂,全部挂的领导的名字,当然那个项目最后成功得奖。所以,徐博士为什么没能上特等奖名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三、师娘究竟有多美?在文中徐博士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师娘之美,辞藻华丽,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却没有放上哪怕一张师娘的照片,这让师娘之美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从文中可以看出,师娘是一位江南女子,婉约柔美、风韵犹存、恪守妇道,并且对导师的弟子们关爱有加,有如春风化雨。徐博士对师娘之美的发掘,在深度上甚至超过他的导师。我读完之后有一个庸俗的想法,徐博士到底花了多少精力研究他的师娘?从文中的细节可以看出,徐博士与师娘交往颇多,当他犯错误时,师娘时常提醒他要拿镜子照自己。一般人提醒他人照镜子时,时常会用“撒泡尿照照自己”这样粗鄙的言语,徐博士那位婉约的师娘,不知道会用什么婉转的语句让徐博士照镜子。文中还列举了唐伯虎提出的一个反面例子来映衬师娘的美,“这个老妇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得个儿子是个贼,偷得蟠桃献母亲”。并且还提到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那么生活中的那些反面典型都是谁?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搞清师娘到底有多美很有帮助。四、都江堰考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徐博士对“导师的崇高感”的论述,选取了三个事例进行论述:青藏铁路、流域科学计划、都江堰考察,这三件事是导师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件事。从文中的《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图示》中可以看出,这三件事是逐层推进的关系,一件比一件大,青藏铁路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那么比这件事还大的都江堰考察,究竟有如何惊人的历史意义?徐博士对于都江堰之行是有遗憾的,由于他不是专家组成员,担心背上混饭吃的恶名,所以没有参加那次考察。徐博士只是顺路考察了一下三苏祠,所以文中对于都江堰之行的历史意义,都是他从三苏祠的观后感里引申出来的。由于缺乏亲身经历,所以徐博士对都江堰之行的历史意义的论述略显空洞,完全看不出这次比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意义还要重大的考察的意义在哪里。国内学术界有一股歪风,拿着科研项目的钱,以科学考察的名义行旅游之实。徐博士导师这次意义重大的都江堰考察,是对这种歪风无情的鞭挞,所以发掘都江堰之行的历史意义,对于端正学风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总之,我认为徐博士的这篇雄文绝对不是一篇“马屁文”,其背后肯定另有玄机。发掘这篇文章背后的意义,对于我们改善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完善科研工作的管理、以及端正当前浮躁的学风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这样一篇文章,绝对不能以杂志撤稿这样潦草的方式结束。徐博士的这篇文章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万,花费国家这么一大笔资金才得到的科研成果,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起来!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花万研究师娘,这笔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写在最后本文是作者对徐中民博士发表在期刊《冰川冻土》上的学术文章的学习之作,本人对徐中民博士及其导师和师娘持中立态度,所有观点的不同都属于学术之争的范畴。参考文献:徐中民,《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1):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徐中民,《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2):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hf/40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