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应积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人80%的死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脂异常、血压上升、腹型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微量白蛋白尿、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血液粘稠度增加、吸烟等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早期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可以明显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5倍。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的患者77%是由于冠心病,75%的糖尿病人因冠心病而死亡。因此,冠心病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尤其2型糖尿病人)寿命的首要疾病。发病时可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个别患者可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无痛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缺血改变或陈旧性心肌梗塞图形,再梗塞后猝死的危险性增加一到两倍。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4倍,且复发率在20%以上,复发后死亡率约增高两倍。出现下列症状时提示有脑血管病变:头痛;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麻木、甚至活动障碍;突然言语不清或失语;饮水呛咳;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脑血管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医疗开支,给家庭带来生活负担。
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病人的10-15倍。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那您可要小心了:1、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一侧或双下肢疼痛、抽筋,休息后好转,再次行走时症状又出现;2、手足末端皮肤苍白发冷;3、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4、严重者血管完全闭塞后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坏疽。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害严重,但通过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吸烟等危险因素,还是能够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单一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才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1、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进行健康饮食治疗: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素、控制总热量的饮食,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降低血脂、保持血糖平稳。
增加体力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降低血糖和血脂;促进脂肪的消耗,减轻体重;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用量;增加心、肺功能的代偿能力,增强体质;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保持身心健康愉快。
避免吸烟、饮酒:戒烟能有效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性。过量饮酒可加重血脂、血糖的代谢紊乱,还可以扰乱饮食控制计划。因此,尽量避免饮酒。不可避免时,每日酒精摄入量应少于30ml(如啤酒ml,葡萄酒50ml)。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少于15ml。
2、降低血糖:
使用各种方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可以防止或延缓高血糖对心、脑及下肢大血管损伤。
3、降脂治疗:
糖尿病人常常合并血脂异常。有研究发现降低血胆固醇可以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42%,使冠心病急性发作减少55%。在规律治疗糖尿病、控制体重、运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如果血脂没有改善,要根据高脂血症的类型,在医生指导下单独或联合应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
4、降压治疗:
高血压如果控制不好,会加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恶化,是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时致死的危险因素。其危害性远远超过吸烟、高血脂、肥胖、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使所有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减少34%,心肌梗塞的发生降低21%,脑血管病变的发生降低44%,收缩压每降低10mmHg,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下降11%。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85mmHg,就会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5、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
应用阿司匹林等改善微循环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降低心肌梗塞、脑梗塞、冠状动脉缺血的发生率,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用于糖尿病人群防止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一级预防),也可用于已有大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延缓病情恶化(二级预防)。
6、医院做全面检查:
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心电图检查、脑CT检查可以发现无症状的隐匿性冠心病和脑内的微梗塞灶,及早进行预防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定期随诊,还可以及时调整饮食、降糖、降压、降脂药物,保持病情的长时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