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月24日,神经科何锦昌主治医师在神经科一病区宣教室开展了常规的脑卒中健康宣教。何医师以《脑卒中的健康管理--治疗篇》为题,从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的治疗、脑卒中的康复三个方面娓娓道来。由于在场的都是本地患者,何医师亲切的用一口流利的粤语通俗易懂地讲解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们受益匪浅,提高市民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认识,帮助大家了解脑卒中的先兆,普及脑卒中预防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何医师强调三个月是康复的关键时期,也是复发的高峰期,坚持前三个月的治疗非常重要。前三个月恢复的最快,三个月以后仍有的残障基本不能恢复。另外,没有医生指导,随意停药、换药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或增加卒中复发风险。在治疗期间谨遵医嘱,且出院后一般每两周或每月复查1次,具体请遵医嘱。
宣教活动反响热烈,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有不少患者希望多做几次这样的脑卒中讲座,来提高自己对于脑卒中疾病的认识。总的来说,神经科“卒中健康大讲堂"系列宣教取得了良好成效,对卒中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卒中已严重危害大众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抵御卒中危害,安享美好生活。
下面一起回顾一下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脑卒中(中风)
—
脑卒中(cerebralstroke)俗称“中风”,一般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脑梗死就像水渠堵塞而导致土地干旱了,脑出血就像大河决堤了,河水淹没了村庄大地。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脑卒中也容易致残和复发
治疗不彻底,留下后遗症,增加家庭负担。首先,在时间支出上,照顾者需花费2年以上时间照顾患者;其次,在经济支出上,直接费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元,照料费用:脑卒中幸存者的照顾每年费用高达10万元;再者,在职照顾者由于照顾患者会影响正常经济收入。
如果已经发生脑卒中或TIA,我们能做什么?
第二部分脑卒中的治疗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分为以下几类:
发病4.5小时以内,最佳治疗方法——溶栓
药物:r-tPA,尿激酶,替奈普酶等
特点:在静脉注射一种溶栓药物,让堵塞血管内的新鲜血栓溶解开,治疗方法简单,但对大血管闭塞的溶通率比较低,只有5.9-44.2%,对血栓长度8mm的几乎无效。优点是快速、简单、预后良好。
局限:
1、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需在发病4.5小时以内进行,且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筛选;中国溶栓比例为2.5%;
2、有出血风险,需要谨慎评估受益和风险。
发病6小时以内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
包括:
1、血管内机械取栓(主要)2、动脉溶栓3、血管成形术
不能溶栓、取栓,怎么办?
开放侧支循环---脑侧支循环是指当大脑的供血动脉严重狭窄闭塞时,血流通过其他血管(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灌注代偿。
脑卒中的发病主要原因是血管堵塞,开放侧支循环是绕开堵塞部位,达到血管不通、血流再通的目的。对比溶栓、取栓,开放侧支循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式。脑卒中发生后尽早开放侧支循环,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尤其在恢复期前三个月坚持改善脑血循环药物治疗(例如丁苯酞),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血管新生,保证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部分功能恢复。
第三部分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
脑卒中的治疗至少要持续3个月,因为前三个月是康复的关键时期,也是复发的高峰期,坚持前三个月的治疗非常重要。前三个月恢复最快,三个月以后仍有的残障基本不能恢复。另外,没有医生指导,随意停药、换药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或增加卒中复发风险,在治疗期间谨遵医嘱。虽然有一些经验显示中药对卒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但中药治疗卒中没有足够证据,中药对脑血管病的作用不能完全取代西药。治疗脑卒中和预防复发是一个长期作战的过程,医生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预防病情恶化,因此要坚持定期定点复诊。
最后,出院后,一定要谨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