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之后
天气渐寒
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做好以下几点
「防患于未然」
做好保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气温每降低1℃,心脑血管病发率就会增加2%,所以冬季就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低气温容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对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而裸露的颈部和头部血管更易遭受寒冷刺激,急剧的血管收缩会致斑块脱落,导致脑梗等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出门做好保暖,以防血管遭受寒冷刺激。
远离高热量食物,避免脑血管意外冬天人们吃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冬天也应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动物脂肪、肝脏、油炸食物等,多食蔬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防血脂升高,避免便秘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稍适活动再起床,减少血管压力睡眠时身体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醒来后猛然起身血压上不来,会出现各种「低血压症状」。70%~80%的心脑血管病都发生在早上6~11点这个时间点,所以早晨醒来后躺在床上稍微活动一下头部和四肢3分钟后再缓慢起床。
排便缓慢起身,降低脑血管意外排便时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久蹲排便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引起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此时应缓慢站起。
调整好情绪,酒后勿喝咖啡,减少心脏负担负面情绪激动的人易导致「心跳加速、动脉收缩」,此时如果大量饮酒就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暴饮暴食,容易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过度在一小时内心脏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大10倍。饮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转入兴奋状态,导致血管扩张,极大的增加心脏的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