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分为: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平衡能力运动及综合性运动等。
1.有氧运动
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心率保持在次/分左右。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有氧运动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5次。运动类型推荐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
2.抗阻运动
成年人应该使用多种运动方式和器械设备,针对每一个主要肌群每周2~3次。对于老年人或之前静坐少动者开始练习时,可以采用很轻或比较轻的阻力。
在每次练习中,每个肌群进行2~4组,在每组中8~12次重复(较大阻力),可以改善肌肉力量;每组10~15次重复及15~20重复,可以改善肌肉耐力。两次力量练习的间歇时间至少是48小时。
3.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高强度运动之间穿插低强度运动或稍事休息,是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式。
HIIT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静坐少动和初始锻炼者不建议。单纯HIIT与抗阻运动的效果类似,HIIT优于连续有氧运动,但是需考虑适用人群和安全性。
4.柔韧性运动和平衡能力运动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瑜伽和太极等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平衡能力,有效预防跌倒,还有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以及神经病变的改善。
柔韧性运动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2~3次。每次拉伸在达到拉紧或轻微不适状态时,应保持10~30秒,每一个部位的拉伸可以重复2~4次,累计60秒。静力性拉伸,动力性拉伸均有效。当肌肉温度升高后,进行柔韧性练习的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在拉伸前进行有氧运动或洗热水澡。
平衡能力运动建议:任何平衡能力运动均具有防止跌倒的作用,特别推荐超过40岁者。下肢力量练习可以改善平衡能力。简单易行,如单脚站立即可。
5.减少静坐少动
所有成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应减少日常生活中静坐时间,每20~30分钟需进行1~5分钟站立或者轻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强度分级(相对强度),如下表所示:
注:每天1万步,其中~步达到中等强度及以上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
1.偶尔运动和运动强度过大,是诱发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循序渐进,从小强度开始,逐步达到中等强度。
2.运动前的准备和运动后的整理非常重要。
3.注意运动环境,冷热、光线、地面情况,根据每天的状态随时做出调整。
声明
以上信息均来自网络,不保证其准确性,详细内容请咨询相关专科医师。
如有内容侵权行为,请与本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