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医生为了确切了解病人的病情需要沟通、护士为了让病人配合治疗工作需要沟通...而实际上,康复治疗师与病人之间更加需要沟通:无论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每次进行的时间都比较长,由于康复治疗的患者往往具有功能上或肢体上的缺失,他们更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康复治疗师与患者和谐沟通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不仅是康复治疗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对患者人文关怀所需要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领域的不断壮大,健康教育的普及,需要康复治疗师需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一致的工作能力。而如何与病人沟通既是一门人际关系的艺术,也是一种必备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也是一种适宜的心理护理,通过交流可解除病人内心的疑虑,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促进病人的全身心的康复。
一注意观察病人
与医生一样,康复治疗师在工作中与病人沟通应注意观察,但与医生又有所不同,要不断注意观察病人的眼神、身体语言以及病人的情绪,如病人的情绪出现抵触、悲观情绪时,在治疗之前则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若患者是第一次接受你的治疗,则需要说明治疗的过程、时间和操作步骤等,消除病人的焦虑感,更好配合你的工作。
另外,作为一名治疗师,能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使病人减轻痛苦,最大限度挽回病人的功能障碍,积极地给予患者鼓励,充满爱心和尊重,那么与病人间的沟通就容易多了。
二对待病人的“四要”“四忌”
在进行康复治疗时,我们应做到:(1)要对病人坦诚相待;切忌作做。(2)要对病人有耐心,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切忌心浮气躁,大声训斥;(3)对待病人要平等,不要使病人得病后感觉落差太大,心态平和,多用一些征求的口吻;切忌用命令式口气,忌说、过头话;(4)与病人交谈时要专注,让病人感到你是在专心地与他谈话,切忌东搭一句、西搭一话。与病人交流时更加专心与细心,是对病人最大的尊重。
充满自信、行为落落大方的治疗师,恰恰是病人心目中的“白衣天使”,这是康复治疗师与病人沟通的有利条件。
三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所谓心理护理就是要理解、关怀、关心、帮助病人,也就是与病人沟通,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质及病情轻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措词。脑瘫患儿等年纪小,可以哄、逗、相互游戏制造好的治疗氛围;老年人要多表扬、鼓励几句,要允许他们犯错,人上了年纪难免都容易在治疗中出错或不配合;对一些文化素质高的病人可用些医学术语,以便病人能够准确回答;对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就应该问得通俗一些。
通过询问,尽量使病人对自己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这样有利于病人配合治疗。回答病人的问题时须注重科学性,既不能为隐瞒病情而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话,因这样反会引起病人的疑心,结果适得其反;也不要直截了当地介绍病情的严重程度,徒然增加病人的精神压力。在工作中应该多进行鼓励,要鼓励病人和疾病做斗争,目的是增强病人的意志,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在沟通中要让病人意识到,患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病人在心理上首先接受,积极地配合治疗。
四沟通语言要注意
沟通时语言对病人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病人眼里康复治疗师是他们康复的使者,他们对治疗师的每一句话都很白殿风病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