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统计数据发现,脑梗初发患者在1年内再发的患者高达20%,意味着平均每5位脑梗塞患者就有1位复发。并且复发次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差,致残和死亡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如何预防复发成为脑梗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因此初发脑梗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脑梗塞的复发,建议脑梗患者遵循以下几方面的预防措施。
1、注意生活方式:
改掉抽烟、酗酒、熬夜、多荤少菜、久卧久坐、不运动的不良习惯。人的日常生活上需要多加注意,少操劳,对生活自理,起居要有规律,不可过度劳累。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同时避免发生呕吐,腹泻、大汗等导致大量脱水的情况。改善饮食结构,做到三低两高饮食,并且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不可过分饱食。吸烟和过量饮酒均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戒烟、少饮酒主要预防卒中的重要一着。
2、调节心情: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切忌暴喜、暴怒、忧虑等精神刺激。
3、治疗原发疾病:
高血压使得脑动脉硬化发展加速、加重,糖尿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多为缺血性。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治疗控制好血压、血糖。
4、预防性治疗:
长期按照医生要求服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脑梗塞复发。
5、定期复查:
患过脑梗塞的患者,最好是每半年去复查一次,需要注意复查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及早发现问题并且及早得到解决。
想要不被脑梗塞再次缠上,想要自己以后的人生更加的充实和精彩,那么就需要做好脑梗塞的预防工作,让自己不再成为脑梗塞的青睐对象。
6、控制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冠心病等。对伴发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应控制血压到/90mmHg以下,目前推荐首选药物为普利类,其他降压药物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服用药物要按照医嘱进行。
另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应控制其血脂水平。可口服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和肌肉损害。开始使用他汀药物1~2个月就应检查肝功能和心肌酶谱,尤其是出现肌肉无力和酸痛的患者,更要及时检查。服用药物要按照医嘱进行。
对伴发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7、坚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除了心脏原因如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华法令预防再栓塞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需要终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梗塞。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为肠溶阿司匹林,也可选择口服氯吡咯雷,但价格较贵。对于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或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建议使用氯吡咯雷。服用药物要按照医嘱进行。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如胃肠出血、鼻出血等,但发生率极低。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好处远远超过其出血的副作用。除非严重胃肠溃疡、血液系统疾病等口服阿司匹林禁忌。
8、控制体重
肥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坚持锻炼能降低20%的复发危险,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度体力活动,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5~7次。
9、定期查体和咨询
患脑梗塞后,患者应定时检查血压、心电图、血糖和血脂等,并根据自己的检查结果咨询神经内科医师,帮助解决遇见的各种问题。
10、不主张定期输液
尚无证据表明每年定期输液能预防脑梗塞的复发,故不主张定期输液。另外,服用药物应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作主张,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脑梗塞诊疗专家推荐:
医生姓名:杨文柱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及癫痫等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简介: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曾任陕西省康复学会脑血管病学会委员,西安医科大学副教授。擅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尤其在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及癫痫等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曾进行过“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临床对照研究工作。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以在线咨询预约专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