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信阳市委组织部信阳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古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季开启了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期。这一过渡季节乍暖还寒,虽是“百草发芽”,亦会“百病发作”,其中最为凶险的当属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防病必须被人们提上重要日程。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如何才能有效防范脑血管病?有什么具体方法应对呢?
通俗地解释说,初春正值春寒料峭之时,季节交替,气温不稳,气压变化较大,气候也比较干燥,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也是严防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其脑血管硬化的问题尤为严重,春季“过山车”般的温度极易造成这些人群脑血管不断舒张、收缩,故更易诱发脑血管疾病。此外,起居不定、劳倦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嗜烟嗜酒等因素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针对上述危险环节,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的要点主要在于注意保暖,适量运动,调节情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Tips
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的要点
1
注意保暖
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起居有常,防御风寒,注意保暖。特别是在风天、雨天更要加小心。
室内温度和湿度也很关键,温差过高或过低对心脑血管病人的健康都不利,室内温度在20度左右最适宜。在遇到糟糕的天气时,应尽量少出门。同时还要防感冒,因为感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最大元凶之一。
2
适当运动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专家提醒,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让瘀滞阴气疏散,减少疾病的发生,且适当运动也可有效提高耐寒能力,防治脑血管疾病。
运动要注意恰当、适度,锻炼的时间最好是早上九点或下午四点。运动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稍微出汗就可以了,心率不超过每分钟~次为宜。当运动过程中遇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
3
合理膳食
脑血管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补充足量维生素。要忌食一些“发物”食品,例如羊肉、海鲜等。
4
调节情志
情志为病,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神。若平素忧郁,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长期精神紧张,阴精暗耗,志火内燔,或火盛灼津为痰,复因将息失宜,肝风内扰,风火痰热内盛,阻滞蒙蔽神窍,就易于发病。
此外,素体阳盛或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骤遇拂郁而阳亢化风,可猝然罹患脑血管病。故平日应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的稳定,不要暴怒和过度兴奋。
以上四项是基本的攻防策略,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当脑血管疾病刚刚露头时就必须及时就医,不可轻视怠慢。同时应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先兆症状,如中老年人经常出现一过性头晕和肢麻肉颤时,乃中风先兆,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动态,以尽早就诊,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绝不可麻痹大意,酿成大患。
本文来源:中华养生网
责编:白玉波编审:常进策划:张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