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酗酒、肥胖、颈动脉狭窄、情绪不稳等,这些都是预防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脑血管病发病方式是急性、突然发生,但形成过程却是日积月累的。多种诱发因素可促使病变过程突然升级,这些诱因大致有:
1.情绪不佳,包括长期郁闷、激动或生气;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长期饮酒,服药不当(如降压药服用不妥,或自行断药);
3.气候的变化也是诱发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因素。很多人发病多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之季。此时低气温易导致血压不稳定,诱发疾病;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黏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4.日常工作过度劳累,或超量运动者。长期便秘,排便时用力过猛。
5.有脑供血不足者突然坐起等体位变化。
6.天天习惯长时间看电视,不活动等。
脑血管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如果大家清楚认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脑血管病发病率也会明显下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