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脑梗全称为脑梗塞,现代医学中也常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是脑梗塞临床常见类型,据相关数据显示,脑梗塞占全部脑卒中的80%,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脑梗塞是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栓塞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的15%-20%。
只要产生栓子的病因不消除,脑梗塞就有反复发病的可能,2/3的复发均发生在第1次发病后的1年之内。
中国是一个脑梗高发的国家,世界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柳叶刀》公布了一篇关于脑梗的医学分析,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新发脑梗人数高达万人,要知道全球新发脑梗也不过万,仅仅中国就占据了40%,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比例。
脑梗是“拖”出来的吗?
像对于常年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来说,血管会不断受到疾病冲击,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和损伤,逐渐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
而脂类物质又会在损伤的血管内壁处堆积,造成斑块出现,随着斑块不断增长,脑血管也逐渐变的狭窄,当血管堵塞面积超过70%之后,就会导致脑梗的病发。
还有部分人在出现脑梗时即便是出现了某种状态,但是没有放在心上或并没有引起注意,只是简单地认为低血糖或没有休息上所引起的不适,殊不知可能会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脑梗被认为是拖出来的!
睡觉时若有这3个现象,尽量引起重视
脑梗塞在发作之前是有预兆性的,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会减少死亡率的发生,那么了解脑梗发生前的征兆,对脑梗塞患者及家属是很有必要的。
一侧肢体麻木
脑梗塞导致一侧肢体麻木,是因为脑梗引起的左侧肢体血管和神经萎缩,导致供血不足,从而才会出现肢体麻木等症状。
脑干型感觉障碍,当出现延髓外侧、脑桥上部或者下部、中脑梗死的时候,可以累及到脊髓丘系损害,可以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即肢体麻木。
丘脑型感觉障碍,当丘脑损害的时候,可以出现对侧偏身的完全性感觉障碍或者减退,其特点就是浅感觉障碍比触觉障碍要重。
内囊型感觉障碍,也可以出现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的缺失或减退,同时还伴有偏瘫和偏盲,临床上叫三偏综合征,皮质性感觉障碍,当皮层脑细胞坏死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对侧偏身的痛觉减退,即身体麻木。
视力模糊
突然出现短阵视物模糊、蒙、单眼失明,持续数分钟,而后视力恢复,这是因为同侧动脉或者同侧眼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脑干梗死,当中脑或者桥脑受累,累及动眼神经核或外展神经核时,容易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导致双眼活动不共轴,在视网膜上出现两个成像,导致视物模糊或者复视、视物成双。
视觉通路受损,从视神经到枕叶有一条视觉通路,其中任何一个部位发生损伤,都有可能导致视力障碍,可以有视物模糊、复视或者偏盲。
嗜睡
感觉自己整日昏昏欲睡,无法克制,处于一种嗜睡的状态,在午饭后表现尤为严重,必须立刻午休,否则整个下午都会处于昏沉的状态。
这是脑供血不足所致,要提高警惕。
除了上面所述的症状外,脑梗发作前的征兆还包括:性情突然改变,如变得抑郁、孤僻、狂怒、急躁等,血压突然异常升高或降低,行走不便,步履阑珊等。
另外,头晕头痛,而且患者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突然眼睛出现模糊,过半小时后眼睛自动恢复正常,患者常常打哈欠,而且总是感觉睡不够。
睡觉起来,患者会出现面瘫,半身不遂,流口水,口嘴歪斜等症状,患者还常常会出现说话不清楚,吞咽困难等,建议患者发现以上症状时,医院进行治疗。
结语:
希望大家可以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要戒烟、戒酒、运动、减肥,避免熬夜,低盐、低脂饮食,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预防,因为脑梗的预防首先要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